無法順利觀看的讀者 請切換到 Camdemy平台Youtube平台


2017年1月1日 星期日

盤石上的根基(華)





講道大綱】
   前言
   水龍頭的故事
   經文解釋
Ø 經文脈絡
Ø 甚麼是天國
Ø 行動中看見意義
   信仰的樣式
   信仰的內涵
   選擇信仰的出發點
   拜上帝的信仰vs信上帝的信仰
   使喚上帝 vs. 跟隨上帝
   真實建立在上帝話語的根基
   混亂世代失去方向
   真實信仰引出方向
   不斷對話的世界,真理引領我們向前
   結論
默想
1.   信仰對我的意義是甚麼?
2.   相信基督的話是甚麼意思?
3.   為何只是呼喊主名,耶穌的斥責那麼大?
金句
「所以,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,好比一個聰明人,把房子蓋在磐石上;雨淋,水沖,風吹,撞著那房子,房子總不倒塌,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。」馬太福音7:24~25

2016年11月6日 星期日

黑暗中看見大光 (華)

【講道大綱】



經文:以賽亞書9:1-7

引言
    在黑暗中行走的經驗
一、猶大國的黑暗不只是戰爭壓迫
    亞以聯軍的壓迫
    亞哈斯王想與亞述結盟
    神說不可,但亞哈斯緊抓不放
    困住猶大國的黑暗是甚麼
二、今日,黑暗不只是可見的困難
    生命中的黑暗處境
    困難處境需要回應
    抓緊可見的人事物
    真正的黑暗是甚麼
三、上主大光照耀死蔭之地
    光主動臨到:人的罪不足以攔阻神彰顯自己
    光帶來拯救:戰爭止息,基甸為例
    光是主耶穌:奇妙策士、全能上帝、永在的父、和平的君
    結果:和平加增、公平正義直到永遠
四、今日,上主大光繼續照耀
    大光照耀,黑暗止息
    大光同在,盼望前行
【默想和行動】
1.    今日,是否有甚麼樣的黑暗包圍著我或者我所關心的人?真正困住我們的黑暗是甚麼?
2.    邀請我們將黑暗陳明在主前,領受上主大光繼續照耀在死蔭之地的恩典。
【金句】
「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;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。」
-以賽亞書9:2

2016年11月1日 星期二

啟示錄系列(四十七):主快來 (華)

【講道大綱】


經文:啟示錄22:1-21

Ⅰ.引言:主快來 (Maranatha)
Ⅱ.最後的異象 (The Last Vision)
1.    城內街道有生命水河如水晶 (啟22:1ab;創2:10;詩46:4)
2.    生命水河神和羔羊寶座流出 (啟22:1c;珥3:18;結47:1-10)
3.    河兩邊有生命樹結果葉醫治 (啟22:2;創3:7,22-24;結47:12)
4.    神僕侍奉神見神面額寫神名 (啟22:3-4;林後3:18;約壹3:2)
5.    不再需日光燈光主神要光照 (啟22:5;賽60:19;創21:23-24)
Ⅲ.最後的應許 (The Last Promise)
1.    神藉基督天使約翰傳給教會 (啟22:6,16; 啟1:1; 彼前1:10-12)
2.    主必快來日期近遵守者有福 (啟22:7,10,12,20;啟1:3;路17:24,27-29)
3.    約翰想俯伏拜天使被其攔阻 (啟22:8-9;啟19:9-10;徒14:11-15)
4.    創始成終的主快來賞罰分明 (啟22:12-15;啟21:6-7;賽44:6)
5.    大衛根源與後裔也是啟明星 (啟22:16;亞6:12-13;太22:42-45;民24:17)
Ⅳ.最後的邀請 (The Last Invitation)
1.    主耶穌兩次確認我必快來 (啟22:7,12)
2.    聖靈與教會渴望主會快來 (啟22:17ab)
3.    聽信福音者應盼望主快來 (啟22:17cd)
4.    主耶穌邀請口渴願意者來 (啟22:17efg)
5.    主耶穌三度確認我必快來 (啟22:20abc)
6.    使徒約翰願意主耶穌快來 (啟22:20def)
Ⅴ.屬靈的功課 (Spiritual Lessons)
1.    失落伊甸園成新耶路撒冷 (創3:23-24;啟22:1-2)
2.    善惡樹經十架樹到生命樹 (創2:16-17;彼前2:24; 啟22:2)
3.    種啥收啥的報應髒衣洗淨 (啟22:11-12;加6:7-8; 詩18:25-26)
4.    啟示錄真實可信三重保證 (啟22:6,8,16;啟3:14; 啟19:11)
5.    神話語任意增減必受審判 (啟28:18-19;申4:2;可7:8-13)
6.    饑渴願意來洗淨喝生命水 (啟21:13,21,25;彼前1:11;羅8:17-18)
Ⅵ.結論:願主耶穌的恩惠常與眾聖徒同在。阿們 !(啟22:21)
【默想和行動】
1.    約翰所看到最後的異象是什麼?
2.    主耶穌在啟示錄最後應許為何?
3.    啟示錄最後有那些不同的邀請?
【金句】
「證明這事的說:『是了,我必快來!』阿們!主耶穌啊,我願你來!」
-啟示錄22:20

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

信經的第一句話--我信上帝 (台)

【講道大綱】

 經文:希伯來11:1-7;約翰福音1:12;腓立比書1:29






I、前言:信上帝與信偶像(羅1:21-25)
(1) 以相對者(人.事.物-被造者)為絕對者(上帝)來信-拜偶像
(2) 以絕對者(上帝)為相對者來信-拜偶像
(3) 以絕對者(上帝)為絕對者來信-真信仰-我信上帝
II、本論:
(1)    信有上帝(希11:6)
-客觀的絕對存在者-信仰的對象(羅1:18~20)
-全能的神(啟4:8、創17:1)
-愛與公義(約壹4:16, 1:9、羅5:8、詩143:1)
    -創造主(希11:3、約1:2、徒17:20~31)
(2)    信受上帝(約1:12)
-接受客觀的存在者(上帝)成為你主觀的上帝,信仰唯一的對象
(生命與人格的關係(林後4:5、約壹5:12)
-成為父(神)與兒女的關係-對信耶穌基督而成
(羅8:15、約14:6 ,1:12)
-得著上帝(主)(腓3:12)
(3)信服(信靠)上帝 (腓1:29)
    -上帝對信祂的人的要求(可11:22)
    -完全的順服(撒上15:22、彼前1:2)
    -絕對的信靠(羅9:33)
    -詩人的告白(詩119:33)
    -耶穌的聖範(腓2:6~11)
III、結論
(1)我知我所信的是誰(提後1:12)
(2)Webster-信心是不問有否直接的知識而去信賴
(3)信心使我們勝過世界(約壹5:4~5)
信心的再思-我是否有真的信心
-對上帝與主?(林後13:5)

2016年10月16日 星期日

團契--預嚐地上上帝國的滋味

【第一、三堂講道大綱】
一、前言
(一)預備要來教會做禮拜時,你的心情如何呢?
(二)「看網路做禮拜」跟「來教會做禮拜」有什麼差別呢?
(三)十架約翰曾說「落單的美好靈魂…就像獨自燃燒的炭火,只會逐漸冷卻不會愈來愈熱。」
二、本文:詩篇 133所描繪的圖像。
(一)詩篇133篇開頭說,看哪!這是詩人要吸引大家注意的話。
(二)「走在同一條朝聖的道路」大家目的都是要一同去敬拜、朝見愛他們的耶和華上帝。
(三)兩個「弟兄和睦同居」美善的比喻:
1.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,流到鬍鬚,又流到他的衣襟。
       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,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。
      (約翰十三:35)   
2.又好比黑門的甘露降在錫安山。
       約翰·衛斯理曾建立「弟兄和睦同居」的群體。彼此分享兩個問題:
        a. 這一週、你何時領受了上帝的恩典?
        b. 這一週、你何時虧欠了上帝的榮耀?   
三、思考:舊約以色列的百姓、新約初代教會的信徒、教會歷史的基督徒,
           都曾深刻經驗過、品嚐過「地上上帝國滋味的美好」!
(一) 和平教會發展多元「弟兄和睦同居」的群體。
1.你知道和平教會目前有那些的團契、小組或詩班嗎?
2.你是否從現有團契、小組或詩班的關係中,已經預嚐到地上上帝國滋味的美好嗎?
3.每位來到和平教會作禮拜的會友,是否都已經能找到合宜的群體,
  來預嚐地上上帝國的滋味是那麼的美好了嗎?
4.你是否會期待加入那個群體?但仍尚未找到門路或正等著別人來邀約呢?
(二) 團契生活的美好-地上上帝國的體現。
1.天路同行者的關係:建立人與上帝、人與人完整的關係!
2.「和睦同居」是不容易學習的功課:德國哲學家 亞瑟·叔本華「刺蝟困境」的生命實況。   
(三) 上帝賦予和平教會特殊的任務:讓和平教會成為萬民受到祝福的教會。
1.教會的建築(十字架、設施):主動吸引渴慕真理的人們,進到教會來認識信仰及親近祂。
2.座落青田社區:附近許多退休長輩正找機會要踏進教會!(樂活183)
3.附近大學林立:吸引渴慕追求真理的年輕學子,期待找到台北屬靈的家!
4.三堂不同語言及形式主日禮拜:滿足不同族群的需要,新朋友的人數週週增加。
四、結論-你預備好了嗎?
當上帝主動吸引、帶領、引領、呼召、渴慕與祂親近;期待與上帝有親密關係;想熱切尋求真理的人們,帶到我們和平教會的時候,我們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與人力來承接上帝用傾倒的方式,交託我們來陪伴、關懷、照顧與牧養的羊群呢?

2016年10月4日 星期二

願祢得高舉 (台)


講道大綱】
一、前言
1. 你是否有躲藏的經驗?
2. 57篇沒有明確記載背景,根據傳統是大衛為躲避掃羅、藏在洞裡所作,如果你曾經受過不公平的對待,就更能體會詩人此時的感受。
(參考《撒母耳記上》22:124:1)
二、面對急難的祈求(1-5)
1. 敵人的狀態:有權力者、群眾、與上帝關係破壞、惡意的言行……
2. 詩人的狀態:飢寒交迫、挫折、恐懼、孤單……
3. 詩人祈求的對象:有母親形象的上帝、至高的上帝、為他成全的上帝……
4. 小結:詩人到上帝的翅膀蔭下求告祂,在靜默中領受上帝的信實與慈愛(上帝與其子民立下的聖約)
三、看見應許的敬拜(6-11)
1. 敵人的狀態:沒有改變。
2. 人的狀態:用信心的眼睛看見上帝的拯救、信靠上帝、發出讚美的邀請、高舉上帝的榮耀……
3. 小結:盼望的本質不是來自於人;盼望無法來自詩人自己的想像,也無法來自別人烏托邦式的安慰,只有上帝能給予盼望!是故,詩人雖經歷痛苦,但卻從上帝的約、應許中得到安慰。
「金詩」(miktam):詩篇中的六篇金詩共同點為:「死亡威脅、身處險境、走投無路、前途茫茫……,但上帝以慈愛與信實回應投靠他的人,讓詩人在其中發出頌揚。」
《詩篇》的希伯來名音譯為Tehillim,意思是「讚美」,《詩篇》的結尾是連續五篇稱為「大頌榮」的讚美詩,引導人看見讚美的真意不是在一帆風順中看見上帝的美好,而是不論在順境或逆境,都能因為經歷上帝的慈愛與信實發出頌榮。
四、結論
1. 真正要躲藏的地方,是敬拜獨一上帝的地方。
2. 在會幕中,上帝子民看見的是翅膀的意象,在教堂中,上帝子民看見十字架的意象。十字架讓人看見張開雙臂的上帝,但更讓人看見「真正無罪受苦」的耶穌基督。受苦的耶穌也許需要被同理,但祂更需要上帝慈愛及信實的話語。(馬可14:3436)
3. 受苦中的詩人,藉著敬拜獨一上帝,領受到上帝旨意成就的平安與榮耀。
4. 受苦中的人被磨練出屬神的品格,如同大衛王:在無罪受苦中,敬拜獨一上帝,從中看見上帝立約的信實與慈愛,並得到一顆倚靠上帝、堅定讚美的心!
默想和行動
在困境中,先到上帝的翅膀蔭下、敬拜獨一上帝,並願祂的旨意成就在所遭遇的事件中

金句
「上帝啊,願祢崇高過於諸天!願祢的榮耀高過全地!」-57:511



2016年10月2日 星期日

願祢崇高(華)






講道大綱】
一、前言
1. 你是否有躲藏的經驗?
2. 57篇沒有明確記載背景,根據傳統是大衛為躲避掃羅、藏在洞裡所作,如果你曾經受過不公平的對待,就更能體會詩人此時的感受。
(參考《撒母耳記上》22:124:1)
二、面對急難的祈求(1-5)
1. 敵人的狀態:有權力者、群眾、與上帝關係破壞、惡意的言行……
2. 詩人的狀態:飢寒交迫、挫折、恐懼、孤單……
3. 詩人祈求的對象:有母親形象的上帝、至高的上帝、為他成全的上帝……
4. 小結:詩人到上帝的翅膀蔭下求告祂,在靜默中領受上帝的信實與慈愛(上帝與其子民立下的聖約)
三、看見應許的敬拜(6-11)
1. 敵人的狀態:沒有改變。
2. 人的狀態:用信心的眼睛看見上帝的拯救、信靠上帝、發出讚美的邀請、高舉上帝的榮耀……
3. 小結:盼望的本質不是來自於人;盼望無法來自詩人自己的想像,也無法來自別人烏托邦式的安慰,只有上帝能給予盼望!是故,詩人雖經歷痛苦,但卻從上帝的約、應許中得到安慰。
「金詩」(miktam):詩篇中的六篇金詩共同點為:「死亡威脅、身處險境、走投無路、前途茫茫……,但上帝以慈愛與信實回應投靠他的人,讓詩人在其中發出頌揚。」
《詩篇》的希伯來名音譯為Tehillim,意思是「讚美」,《詩篇》的結尾是連續五篇稱為「大頌榮」的讚美詩,引導人看見讚美的真意不是在一帆風順中看見上帝的美好,而是不論在順境或逆境,都能因為經歷上帝的慈愛與信實發出頌榮。
四、結論
1. 真正要躲藏的地方,是敬拜獨一上帝的地方。
2. 在會幕中,上帝子民看見的是翅膀的意象,在教堂中,上帝子民看見十字架的意象。十字架讓人看見張開雙臂的上帝,但更讓人看見「真正無罪受苦」的耶穌基督。受苦的耶穌也許需要被同理,但祂更需要上帝慈愛及信實的話語。(馬可14:3436)
3. 受苦中的詩人,藉著敬拜獨一上帝,領受到上帝旨意成就的平安與榮耀。
4. 受苦中的人被磨練出屬神的品格,如同大衛王:在無罪受苦中,敬拜獨一上帝,從中看見上帝立約的信實與慈愛,並得到一顆倚靠上帝、堅定讚美的心!
默想和行動
在困境中,先到上帝的翅膀蔭下、敬拜獨一上帝,並願祂的旨意成就在所遭遇的事件中

金句
「上帝啊,願祢崇高過於諸天!願祢的榮耀高過全地!」-57:511



2016年9月25日 星期日

主的道大大興旺 (華)

【講道大綱】

聖經:使徒行傳19:1-20

一、    前言
二、    保羅三次旅行佈道
三、    傳揚福音作主見證
四、    以弗所的得勝
五、    堅忍不懈繼續傳講
六、    結論:誰願為主去?
【默想和行動】
1.    你對福音真理的認識是否清楚而不混淆?
2.    你努力遵行神的道嗎?你有尋求聖靈的同在嗎?
3.    你在教會內參與多少與傳福音有關的事?你有一位福音朋友嗎?
【金句】
「主的道大大興旺,而且得勝,就是這樣。」-徒19:20

2016年9月20日 星期二

你還缺少一件 (台)

【講道大綱】

聖經:馬可福音10:17-31

一、前言
從「有一個人」來開始講起,是誰來到耶穌的面前,他是怎樣的一位?
二、他是一位努力追求的人
1.與平常來到耶穌面前的人的不同。
2.一位好像什麼都有的人,卻還如此的努力追求。
三、他是一位還缺少一件的人
1.縱使他已經從小遵行摩西十誡,耶穌告訴他還缺少一件。
2.馬可福音和馬太及路加福音,在經文中對他有不同的評價。
3.耶穌所說的一件,包含了五個行動—去、賣、分、來、跟。
四、Q&A 問題解答
問題一:耶穌對這個少年人所作的呼召,是不是對所有的人都這樣要求?
問題二:為什麼耶穌要特別對這個年輕人有這樣的命令呢?
五、後來他怎麼了?
1.憂憂愁愁地離開(v.22)。
2.在人是不能,在上帝卻不然,因為上帝凡事都能(v.27)。
六、結論
1.對於「我該多做些什麼」和恩典的關係。
2.對於受苦以及「得與失」的關係。
3.許多在前的將要在後,在後的將要在前。
【默想和行動】
1.針對結論中三個思考的面向,哪一項是你現在正在學習的功課?
2.在本週,你願意在跟隨主的道路上,跨越怎樣的挑戰和阻礙呢?
【金句】
「耶穌看著對他們說:『在人是不能,在 神卻不然,因為 神凡事都能。』」
-可10: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