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講道大綱】
一、  第3-4節
經文為什麼強調:耶穌 「必須」經過撒馬利亞? 
二、  第6-9節 
1.  她為什麼在中午打水? 
2.  她為什麼明知危險還要去? 
3.  這時,她怎樣看待耶穌? 
4.  這時,她用什麼態度回應耶穌? 
三、  第10-16節
1.  婦女怎樣解讀耶穌這番話? 
2.  她回應耶穌的那番話是什麼意思? 
四、  第17-18節 
1.  「曾有五個丈夫」,是什麼樣的性命光景? 
2.  「我沒丈夫。」以及「你現在有的並不是你的丈夫。你這話是真的。」 
五、  第19-20節,她稱呼耶穌「先知」,她心中刻劃先知是什麼樣的人,她為什麼又拉到另一個話題上? 
六、  第21-25節
1.  面對耶穌這段話,她到底聽見了什麼,使她認出耶穌就是彌賽亞? 
2.  她心中的彌賽亞,又是什麼樣的人? 
七、  第28-30節
1. 婦女轉身就回去,忘了自己到井邊的目的。逢人就呼召他們去見耶穌,
且「有一個人把我生平所做一切的事都說了出來」有人說出她的生命
(但這不是光彩的生命呀?)這個轉變究竟是為什麼呢?
2. 婦女由耶穌那裏得到什麼樣的好消息,是她期待所有城裡的撒馬利亞人和她一起知道的?
【默想和行動】
1. 我們都如同那天來到井邊的婦女,生活在群眾中,在我們生命中可有破碎
或被邊緣化的標籤,使你感到與人隔絕、不願被人發現,甚或想逃避人群? 
2. 審查你當下的生命,我們生命中那些乾渴或缺乏,決定我們每日的動向? 
3. 什麼是你現在的「井」和「水」,是我們度日的力量? 
4. 你可有如同撒馬利亞婦人一樣,生命因經歷耶穌而改變的經驗嗎? 
5.
如果沒有,你能否試著想像祂帶給你的福音將會緩解你生命中的哪一項缺乏? 
6. 如果你已經認識了耶穌,哪個群體、什麼樣的消息,是你想要帶回去的?
【金句】
「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。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,直湧到永生。」-約翰福音4:14


